记者吴文隆,詹士庆/台湾高雄-厦门联线报导
台湾柴烧陶艺自1980年代开始掘起,初期窑烧方式也以传统蛇窑或砖窑柴烧为主轴,不管是手作陶,拉胚,上釉均以砖制柴烧的作工为硏制方向,风格主要以陶为主,瓷的运用上则较为稀少,所以台湾的柴烧陶艺是一边顺者时势走,一边创造自已的文化创意。

台湾柴烧陶艺煌玺窑烧艺术家何文胜说,柴烧虽是古老的制陶方式,近年在台湾,新进及设计耐高温的柴烧窑已成为制陶的艺术主流技术,让许多的陶艺家创作家在科技及柴烧知识交流下,不管在土料的硏发配制,手作或拉胚技术的创新,人材美学的培育,许多不同以往的艺术美学作品,承现在大家面前。


何文胜说,柴烧是在密闭空间中,利用有机物质做为燃烧材料,在高温达1000度至1300度以上,在一定时间内,利用氧化或还原的方式,让矽土产生烧结,利用土料中或釉料中的无机盐类或金属离子产生致色的元素。


每次柴烧的燃烧材料不同,外在气侯环境不同,土料不同,胚器摆放位置不同,窑内的设计不同,窑的使用年限不同,烧窑的时间,温度管控不同,产生的结果作品也自然不同。


2023年3月底两岸已陆续开放部份直航及小三通,厦门台商也看好台湾柴烧陶瓷艺品的复苏机会,已有台商回台收购名家作品,准备再创台湾柴烧在中国大陆的艺术文化商机。


以上图照由何文胜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