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三地聯動舉辦,共同禮贊科學成就

上圖:北京頒獎典禮現場

吳文隆整理編輯

日前,2022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於北京嘉瑞文化中心、南方科技大學音樂廳、香港大學陸佑堂三地聯動同步舉辦。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李文輝教授獲頒“生命科學獎”;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理學院院長楊學明院士獲頒“物質科學獎”;香港大學謝仕榮衛碧堅基金教授(數學)暨數學系講座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莫毅明教授獲頒“數學與電腦科學獎”。

深圳頒獎典禮現場

香港頒獎典禮現場

未來論壇理事會2022輪值主席、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2022輪值主席、雲鋒基金聯合創始人兼主席、復旦大學校董虞鋒,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曉東,香港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翔,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等分別於線上線下出席頒獎儀式並致辭。

沈向洋致辭

沈向洋首先對3位獲獎者表示衷心的祝賀。他在致辭中表示,世界在不斷變化,但是大家支持科學公益的初心從未改變,感謝在未來論壇發展道路上每一位參與者的堅持,從創立之日起支援組織發展、參與建設。作為創始理事,加入未來論壇後,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科學家,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的卓越成就和重大科研突破代表了當下世界科研技術的最高水準,獲獎者在思考和參與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虞鋒致辭

虞鋒表示,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七周年,獲獎者的科研成果給人類文明發展帶來了卓越貢獻。今年三位新晉獲獎者雖領域不同,卻有著相同的科學家精神:即對基礎科學研究的專注,以及為人類文明而工作的不懈追求。

同時,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因為獲獎而受到更多關注,繼而激勵更多青年人投身到科學探索中。這也是捐贈人最期待看到的成果,助力科學家取得科學突破,激勵年輕人投身科學事業,將科學精神傳遞給下一代。

未來科學大獎從捐贈人最初的10年承諾到永續化的承諾,一批又一批熱心公益、熱愛科學的人們,甘願為此無私奉獻時間和智慧。希望未來科學大獎的永續承諾不只影響現在,更能影響未來,我也希望能共同見證中國科學的發展,見證科學帶給全人類的福祉。

王曉東致辭

王曉東代表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全體委員向三位獲獎者表示衷心的祝賀,並分別闡述他們的科學工作成果對社會和人類所帶來的重大意義。他表示,科學是照亮人類進步的火把,感謝科學家們的探索精神和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希望通過本次頒獎典禮,能夠吸引更多人對科學工作多一份專注,對科學事業多一份嚮往,一起探索未知、開創未來。

張翔致辭

張翔在致辭中表示: “科學可以限制知識,但是不應該限制想像力。只有那些敢於衝破束縛,並富有想像力的科學家,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未來始於我們昨天的夢想,今天所有的獲獎者都是那些滿懷夢想的成功者。在此,我們今天特意聚集在這裡向他們致敬。”他指出,科學尋找的是真理,提供的是未來行進的走向。未來科學大獎不僅是面向未來的獎項,更是向過去的科學前輩致敬的舞臺,正因如此,年輕科學家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科學精神是一種啟蒙,更是一種傳承,今天我們嘉獎的不是一刹那之間的發現,而是一個時代,甚至是千秋萬代。並衷心希望科學不分地域,一如既往地造福於人類。

薛其坤致辭

薛其坤代表學校向三位獲獎者表示熱烈的祝賀。“未來科學大獎自2016年設立以來,聚焦基礎和應用技術的原始創新,累計獎勵了27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由於捐獻人的遠見卓識,讓我們可以通過公眾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塑造了科學家時代英雄的光輝形象,展現了中國科學家和企業家的民族情懷和社會擔當,對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尊重科學、熱愛科學、追求科學,共同在中華大地上譜寫科教興國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絢麗篇章。”此外,他還表示,楊學明獲“物質科學獎”是學校的驕傲,使南科大與未來科學大獎結下不解之緣,此前化學系講席教授馬大為以及他本人都曾獲“物質科學獎”。

星光熠熠三地聯動

閃耀未來科學之光

隨後,線上上線下嘉賓和觀眾的共同見證下,今年的“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依次在三地頒出。

左起:鄧鋒、李文輝、李明、王強

李文輝因其發現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體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NTCP),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治療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藥物,榮獲“生命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Professor、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李明在北京現場宣讀“生命科學獎”的頒獎理由,並與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代表鄧鋒、王強一起為李文輝頒發獲獎證書及獎盃。

李文輝發表獲獎感言

李文輝教授在獲獎感言中首先衷心感謝了團隊、同事、師友、家人、政府相關部門和肝炎領域國內外相關科學家們一直以來給予自己和科研團隊的幫助和支持。其次,李文輝表示自己始終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但親臨一線的科研實踐和持續不斷的問題挑戰,也深切體會到科學認知的有限和人類在疾病面前集體的無助。“對於自然,我始終心懷敬畏。無論是已經在人類中存在了幾千上萬年的乙肝病毒,還是流行了3年多的新冠病毒,還存在不少的未知。但是我堅信科學的光芒可以使我們穿透迷霧,行穩致遠。放眼未來,讓我們大家一起在科學上做得更多,幫助我們自己和我們自己的孩子們,讓生命未來更為從容,讓未來生活更為美好。”

左起:沈向洋、楊學明

楊學明因其研發新一代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量子態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和幾何相位效應,榮獲“物質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斯坦福大學材料系終身教授崔屹宣讀“物質科學獎”頒獎理由,沈向洋於深圳現場為楊學明頒發獲獎證書及獎盃。

楊學明發表獲獎感言

楊學明教授對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和捐助人為推動中國基礎科學事業發展所做的努力表示敬意。他表示,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為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學夢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為基礎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回望求學經歷與科研經歷,他特別感謝一路上給予他各種鼓勵和關懷的老師與友人,不僅帶他進入了物理化學的奇妙世界、走進化學動力學研究的大門,更讓他真正感受到做科研的樂趣,激發了挑戰科學極限的衝動。他樂見科研道路上有一批青年學子正逐漸成為科研主力軍,成長為高水準科學和技術專家。“我很幸運與這樣的一批優秀年輕人在科研路上一路同行,他們的成長讓我感到倍感自豪。”他感謝國家各部委和學校院所在開展化學動力學最前沿研究上的大力支持,以及家人對他無私的愛與包容。

左起:王曉東、莫毅明、虞鋒

莫毅明因其創立極小有理切線簇(VMRT)理論並用以解決代數幾何領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對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證明,榮獲“數學與電腦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代表王曉東在香港現場宣讀“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的頒獎理由,並與捐贈人代表虞鋒共同為莫毅明頒發獲獎證書及獎盃。

莫毅明發表獲獎感言

莫毅明教授首先感謝了合作者、共同作者、師友、學者及家人,他在獲獎感言中繼續分享自己對數學事業的鍾愛:數學研究追求的是真、善、美。數學是研究萬物的根本結構與其演變規律的一門科學,而藝術性與美學是數學研究的指路明燈。純數學通過解決種種難題提煉出理論與方法,而數學方法不斷地改造世界,豐富著人類的日常生活。就近代而言,沒有微積分就沒有工業革命。在現在與未來的世界,沒有幾何就沒有定位系統;沒有線性代數就沒有搜尋引擎;沒有複數就沒有量子計算;沒有數論,密碼學將難以想像。數學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的學科。現代數學源自歐洲,卻同時融入了文明古國在數學的成就。自古以來,數學家努力不懈的尋找客觀的數學規律,以定理的形式總結了對種種自然規律的精確描寫。數學家發展了一套包含了嚴密的推理系統的數學語言,在浩瀚的文獻中記錄他們的發現,為數學研究提供了不斷發展的基石。

武紅致辭

在頒獎典禮的最後,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在閉幕致辭中對全體科學委員會老師和大獎監督委員會、大獎捐贈人、未來論壇理事及機構理事、青年理事、青年科學家成員、所有參與大獎周活動的科學家老師、線上線下的嘉賓及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謝。尤其感謝南方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的支持,得以實現三地聯動同步頒獎,共同慶祝獲獎人的高光時刻。

武紅回顧了自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之初至今及楊振寧先生一直以來給予的鼓勵、支持、指導,感動于科學家們真摯與奉獻的精神,並通過分享她與科學間的故事表達了對科學的熱愛。她說道:“每一次看獲獎人片子的時候,我和我的團隊都被感動。看到這些科學家的故事,看到他們平凡又偉大的一些人生的經歷,我就想怎麼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做的這樣一些工作,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讓下一代的孩子看到這些科學家的故事去激勵他們,成為他們的榜樣。我們要保持為科學公益事業的一份初心,而且要繼續地承諾要讓這樣一個獎項,這些科學家的工作,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這些科學家對世界的貢獻。”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中國內地(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三大獎項。迄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 27 位獲獎者,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電腦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做出了原創性且產生了巨大國際影響的研究工作。

(完)

———-以下空白———-

發表者:台北總社

全球總社編輯中心 廈門編輯中心 布宜諾司編輯中心 舊金山編輯中心 鹿特丹編輯中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