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 麗臺融合情”主題宣傳活動在浙江省麗水市啟動

青田縣“稻魚共生系統”(主辦方供圖)

吳遠山整理編輯

台灣網11月12日麗水訊 (記者 李莉莉) 11月12日,由麗水市臺辦主辦的“兩岸一家親 麗臺融合情”主題宣傳活動在浙江省麗水市啟動。本次活動邀請了多家來自兩岸的媒體,在活動的第一天一同來到麗水市青田縣,品非遺之美,續兩岸之情。

  “稻魚共生”彰顯農耕文明、稻香魚肥實現鄉村共富

  稻魚共生和諧天地人,堪稱農業文化遺産典範,無愧共同富裕探路先鋒。提到今日之青田,許多人的腦海裏或眼前都會不由自主地閃現出稻魚共生系統、農業文化遺産這樣的字眼與圖景。

  從2005年開始,青田作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第一批正式授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試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這種被生態學家譽為最中國的傳統生態農業模式,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態農産品,保護了脆弱的生態系統,保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衍生了多彩的民俗文化,建構了人-稻-魚互利的共生關係,形成了林-田-村一體的鄉村景觀。

  這樣一幅延續千年的“富春山居圖”,創造了經濟、生態與社會文化價值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臺胞來到青田縣,與當地居民共同實現著對“稻魚共生系統”的傳承與發展。青田縣方山鄉鄉長李怡樂在接受採訪時説到,“在當地有很多華僑和臺胞都有著很深的愛國情懷,他們的融入不僅可以加深兩岸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能讓中華非遺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精雕細琢詮釋非遺之美、以“石”為媒促進兩岸交流

  質地溫潤、軟脆相宜、色彩斑斕、紋理奇特的青田石,名列“四大國石”之一,雅稱“石中君子”。又經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成就了青田燦爛的石雕文化。

“青田石雕”展品(台灣網 李莉莉 攝)

  青田石雕歷史悠久,因其自成流派、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素有“天下第一雕”之美譽,在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史和海內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據青田縣石雕行業協會副會長兼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山口雕刻專業委員會會長劉宙介紹,早在80年代,青田石雕最大的客戶群體就是臺灣地區的臺胞。像“青田石雕”這樣的非遺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來也都深受臺胞的喜愛。現如今,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很多學校裏都開設了一些石雕的相關課程,希望未來“青田石雕”的文化可以在兩岸乃至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好的呈現。(審校/王博偉)

———— 以下空白————

發表者:台北總社

全球總社編輯中心 廈門編輯中心 布宜諾司編輯中心 舊金山編輯中心 鹿特丹編輯中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