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十區交流對接暨鄉村融合發展論壇

完成兩岸十區農業合作簽約(上圖)

記者黃生隆、羅玟宜、蔡在川廈門報導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今(15)天上午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暨鄉村融合發展論壇在廈門舉行。會中舉行六場專題演講包括廈門市海滄區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如何經營大陸社區規畫。台企聯副會長林伯彥介紹兩岸十區農業對接內容,全面創造新農業合作深化情形。

活動表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蔣建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陳明旺、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林伯彥等領導嘉賓出席論壇,兩岸業界領導、嘉賓、台農台企和對接企業的代表等140多人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業農村局、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9個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所在縣(市、區)主管部門參與承辦。

全國台企聯邱伯彥副會長報告兩岸十區對接工作表。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蔣建平惠台政策措施不斷完善。2018年以來,國台辦會同我部等29個部門先後出臺了“31條措施”“26條措施”以及“農林22條措施”,不斷拓寬臺胞台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領域和範圍,為臺胞台企來陸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政策環境。二是產業合作平臺穩步拓展。我部會同國務院台辦等部門先後建立15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29家臺灣農民創業園。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發展,試驗區和台創園已成為臺灣農民到大陸投資興業的首選地,兩岸農業產業合作的交流平臺和大陸現代農業建設的先行樣板。三是農業合作領域持續深入。越來越多的台農台商在大陸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農業、特色民宿、直播電商等等,很多臺胞團隊特別是臺灣青年,紮根鄉村,深度參與鄉創鄉建,推進當地發展,打造鄉村家園,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全領域深入合作。

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活動創始於2009年,每年突出一個主題,至今已連續舉辦十三屆。本屆以“兩岸農業攜手向前,共創鄉村美好未來”為主題的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暨鄉村融合發展論壇,是對以往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合作的延續、深化和拓展。本次論壇主要開展兩大模組的活動,即舉行專案對接和開展主題交流等。一是突出項目對接合作。由臺灣農民創業園、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組織遴選的漳州新百盛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與頂馨園藝有限公司、福州梅百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與榮棋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0對閩台農業企業達成合作協定,並上臺簽約。二是突出鄉村發展主題。論壇邀請周瓊、郭彰仁等6位兩岸“三農”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作主題演講,內容涵蓋兩岸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思考、鄉村活化實踐、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社區營造,以及他們創業創新的精彩故事。三是突出兩岸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臺灣農民創業園、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閩台農業合作推廣示範縣等平臺作用,進一步深化閩台農業交流合作,打造臺胞台企登陸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家園。

論壇活動,以推動鄉村融合發展為載體,深化兩岸鄉鎮交流,強化優勢產業對接,注重鄉建項目合作,提升基層治理水準,支援人才來閩創業,助力兩岸鄉村共同發展,主要呈現四大特色和亮點:

一是聚焦產業融合促發展。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興旺。閩台農業合作是我省現代農業的特色,對標農業高品質發展要求,我們邀請兩岸產業研究專家、企業代表,圍繞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種業創新合作、茶產業綠色發展等作主旨分享,深入探討新形勢下推動鄉村產業深度融合的思考。加強兩岸產業交流,發揮優勢互補作用,會上還舉行閩台鄉村產業發展對接專案簽約,內容涵蓋現代種業合作、精緻果蔬栽培、觀光工廠建設等。以論壇活動為媒介,突出要素深度對接,推動雙方在現代種業、精緻農業、特色農機等方面實現合作,支持發展“農業+”文化、旅遊、教育、康養、互聯網等產業。引導臺灣同胞採取資金入股、技術合作、品牌培育、農業經營管理和市場行銷等方式來閩創業創新,培育農業農村新業態。同時,積極引進、示範推廣臺灣農業“五新”,促進福建特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二是聚焦鄉建鄉創促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臺灣在推動“富麗農村”建設,實施“農村再生計畫”等方面開展有益的探索實踐,尤其是“鄉村活化”方面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鑒。我們邀請閩台鄉建鄉創代表作線上線下主旨演講,分享他們推動社區活化和鄉村建設的親身經歷、體驗和感受。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鄉創鄉建代表的交流和合作,鼓勵更多的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來閩參與村莊規劃設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鄉村產業培育和鄉土文化創意等項目建設,打造更多閩台鄉村共建示範樣板。

三是聚焦鄉村治理促發展。有效的鄉村治理能為鄉村振興培養積極的參與主體。論壇邀請閩台基層治理專家和代表分別介紹“社區總體營造”實踐探索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經驗做法,為加快推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獻計獻策、提供樣本。通過加強兩岸基層治理交流合作,鼓勵臺灣團隊和臺灣青年人才參與基層共建共管,有效借鑒臺灣農村再生計畫、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農村活化實踐和治理經驗,引導村民參與鄉村公益事業、公共事務管理,推動鄉村移風易俗,提升農村社區治理水準,走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兩岸農業專家參與科技指導演講。

四是聚焦人才合作促進發展。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離不開兩岸農業農村人才的支援與合作。充分利用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與臺灣鄉村產業、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專才的交流與合作,與臺灣同胞更多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在專業技術人才方面,將大力支持臺胞參與農業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持續選認臺胞科技特派員,聘請臺灣專才擔任園區管理崗位職務。在鄉建鄉創和村居治理方面,我們積極推動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等項目落地,支持臺灣基層治理人才參與我省村居治理,我們將組織有條件的縣(市、區)申報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持續拓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平臺,努力建成臺胞台企登陸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家園。(圖組委會資料帶)

———————- 以下空白—————-

發表者:台北總社

全球總社編輯中心 廈門編輯中心 布宜諾司編輯中心 舊金山編輯中心 鹿特丹編輯中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