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鄧麗君逝世28年

吳文隆整理報導

鄧麗君(英語:Teresa Teng Li-Chun,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臺灣流行音樂女歌手、演員及慈善家,本名鄧麗筠。她是華語流行音樂領域在20世紀後期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的先驅之一。時至二十一世紀,她仍被視為全球華語及華人社群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新社記者:實際上,鄧麗君這一批明星當紅的歲月,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還沒有出生。但卻並不妨礙今天的“00後”們懷舊。這是為什麼?  

白惠元:從歌聲角度看,鄧麗君的聲音給“00後”帶來了一種“治愈係”的美好感覺,她溫潤、舒緩、鬆弛、輕柔的歌聲,有效療愈了現代生活的速度焦慮。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鄧麗君的歌聲響起,它都會觸發一種強烈的、具身的情動效果,將網路碎片迅速整合為一種共情力。  

歌聲之外,鄧麗君幽默機智的現場對答也在當下短視頻平臺獲得了較高熱度。在這些近乎脫口秀的語言場景中,鄧麗君展現了現代女性的自信、爽朗、親和、獨立。比如,在著名的“鄧麗君説山東話”短視頻中,她流暢的山東方言就贏得了“00後”的彈幕狂歡。我想,在這“對答如流”的背後,正是鄧麗君真實流淌的故土情結與身份認同。 

在“00後”對鄧麗君的評價中,最常出現的詞是“優雅”。這是近年我比較關注的一個現象:“00後”越來越喜歡從中國古典文化內部發掘一種“原生的優雅”,包括關於故宮的、中國文物的“出圈”紀錄片,也包括舞蹈《只此青綠》等。青年人在這裡找到了一種認同,他們成長于“中國崛起”的年代,從帶有中國古典氣質的“優雅”中可以感受到中國的文化自信。  

5月8日是鄧麗君逝世28週年的日子,來自全球的鄧麗君歌迷陸續前往她的長眠地——位於臺灣新北市金寶山筠園悼念。
  近30年來,包括兩岸及港澳中國人在內的全球華人每年定時紀念鄧麗君,這位傳奇歌者好似從未走遠。
今年也是鄧麗君誕辰70週年,一些過去不常見的影像被發掘併發布在社交平臺,展現著熟悉面孔下的另一面,關於她的記憶愈發清晰。
鄧麗君承載著跨越流行時代的哪些文化符號?人們不斷地紀念,是在紀念什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白惠元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图 攝影自金門國家公園)

一一以下空白一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