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採訪團於愛情天台上吳仁珷和團員們搞怪拍照
林依穎重慶隨隊採訪
重慶台灣週採訪團一行人於「重慶台灣週大會開幕式」結束後(11月8日),與會的台青吳仁珷表示: “我覺得重慶的招商還可以做的更好。”因為重慶要替單槍匹馬台青,他們帶著自己的專業知識過來,要跟重慶一起成長發展。
吳仁珷,現任冬瓜山文創執行長,他跟大部分單槍匹馬過來的台青有點不同。祖籍福建福州的吳仁珷,他的外公以前是名教師,後來跟隨國民黨到了台灣從事教育工作。在兩岸還沒有任何接觸時,只要在台灣遇到需要幫助的福州同鄉,他的外公總是義無反顧的幫忙他們找工作安頓下來。後來在兩岸交流開通之後,也是第一時間帶著家人返鄉探親。
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吳仁珷想要利用自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台青,加深兩岸交流聯繫的心。大學時期,他參與了很多兩岸學生交流活動,跟很多大陸的學生保持良好的友誼互動。大學畢業後的他,機緣巧合下進入了台灣外貿協會工作,因此有了更多機會來往兩岸。

2014年就到大陸工作的吳仁珷(上圖),因為工作的關係跑過很多城市,最後定居長沙,他說: “選擇長沙是因為我大學時認識的很多國內的學生都在這裡。其實在哪個城市都是過客,只有選擇讓自己有家的感覺的地方,你才能真正定的下來。”而長沙就是那個讓他感覺有家的城市。
對於重慶吳仁珷的印象很深刻, “我第一次到重慶是10,11年,那時候的重慶就是一座山城,到哪裡都是穿插的高樓,也還沒有地鐵。但是這一次我到了重慶我對他改觀了。重慶的變化太大了。”當時誰都沒想到重慶這樣的地形還能蓋出地鐵。
一直從事品牌策劃,幫助台商產業落地的吳仁珷,對於這次能收到國台辦的邀請過來參加重慶台灣週很是興奮。他也對這次的活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 “我很開心重慶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畢竟美食,美景就是重慶最廣為人知的標籤,一直往這方向走,重慶會發展的更好。但是在針對台青的招商方面,還需要改變一下方向。現在過來發展的台青已經不是以前老一輩那種帶著大筆資產過來的台青了。更多的是單槍匹馬帶著自己的專業知識過來,希望跟當地一起成長發展的。他們更需要的是有人能幫助他們對接適合的單位,讓他們能夠順利落地。”
對於台青們過來發展,吳仁珷還是很看好這裡的前景,他說: “只有大家互相團結幫忙,才能實現共好的情況。”這也是他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未來他也希望幫助台灣的農民過來這裡交流落地,振興鄉村產業。(圖 吳仁珷提供)
———- 以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