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聞

最新消息

新聞重點牽涉到兩岸訊息 值得繼續了解。

歐盟國家一致對成員國立陶宛正式建立「駐台灣代表處」的決定,突破了以往的外交「紅線」。最新涉台草案通過,更引發一些分析人士推測或有更多歐盟成員國效法立陶宛模式,提升與台灣關係。當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最主要成員國德國和法國都在中國有巨大經濟利益,因此對歐洲議會全會最終是否通過草案持觀望態度。

立陶宛的外交舉動——特別是直接使用「台灣」二字,已經引來北京方面的強烈抗議。中國和立陶宛已經相互召回大使。維爾紐斯表示,中國已經開啟對立陶宛「間接經濟制裁」。

歐盟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自中國對歐洲官員和學者實施制裁,以及歐盟隨後凍結雙邊貿易協定之後不斷惡化。在中國制裁歐洲官員之前,歐盟宣佈對數名被指在新疆破壞人權的官員實施制裁。遭受中國制裁的包括德國綠黨歐洲議會議員布提可夫。

當地時間 9 月 1 日,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通過了所謂的“歐盟—臺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及其修正案。其中除了對所謂的“中國大陸軍事威脅表深切擔憂”外,還建議歐盟展開雙邊投資協定影響評估,以及將歐盟在臺的“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臺灣辦事處”,宣稱要體現出“歐盟全面提升與臺灣的關係”。

歐盟目前受到四國捐贈AZ疫苗引起的政治風波,中方雖然採取不同方式的抗議,但台灣方面則以民主自由的伙伴,做為親密稱呼,使兩岸之間衝突更加嚴重。

  歐洲議會外委會不顧中方嚴正交涉,鼓動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採取行動,提升歐臺關係。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方基本政治立場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插手中國內部事務、干涉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歐洲議會有關委員會及議員充分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停止拿臺灣問題做文章、找麻煩,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的危險信號,立即糾正有關錯誤言行,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多做有利於增進中歐互信與合作的事,為維護中歐關係的政治基礎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確保中歐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以下空白———–